师资队伍概况
中心强化实践教学队伍建设,激励教师积极从事实践教学工作,采取专兼职结合、引进与培养并举等措施,不断完善实验教师队伍结构,提升中心教师队伍水平,努力形成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互通,科学研究与工程开发结合,核心骨干相对稳定,职称、学历和年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实验教学和管理队伍。
一、教师队伍教学科研水平高
中心现拥有专兼职教师68人,其中,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、江苏省双创人才1人,省“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”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5人,省“六大人才高峰”高层次人才3人,省“青蓝工程”中青年学术带头人6人,省“青蓝工程”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0人。
中心主任徐洪泽教授是国家863重大专项“高速磁浮交通”总体专家组成员及运行控制专家组组长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“新型直线电机运输系统”总体专家组成员。在国家“十一五”、“十二五”863科技支撑计划重大专项三个阶段课题的持续支持下,掌握了高速磁浮列车运行控制方面的核心关键技术,取得了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,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,且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已经具备较强实力。2010年,对接国家及铁路行业发展战略需求,提出了“全局全过程故障安全”的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的理念,联合相关企业及高校圆满完成了“十二五”科技支撑重大专项研究任务,促进该领域的技术进步。
中心利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“153工程”战略,加快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具有国际化背景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引进,以教学促进科研,以科研反哺教学,特色突出,成果显著。
近几年,中心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,江苏省教学成果奖2项,拥有省重点专业4个,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4项,省特色专业1个,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,省精品课程1门,承担省级以上教研项目8项,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6篇,主编教材12部,其中省重点教材1部。
在科研和工程应用方面,教师承担各类科研项目78项,其中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项,省部级科研项目20项,承担企业研究课题10项;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6项,国家专利16项;出版学术专著4部,发表论文200多篇,其中SCI、EI、ISTP收录156篇。
在人才培养方面,获国家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24项,省优秀毕业设计奖12项,省优秀毕业设计团队2个,国家级学科竞赛获奖64项。
二、教师队伍研究开发水平高
中心教师拥有较高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研发水平,具有自主研制实验仪器和开发虚拟仿真软件的技术能力,同时对已有的仪器和软件进行了改进,自主研制及改进项目有:“基于沙盘的计算机联锁半实物仿真系统”、“牵引供电动态模拟与故障分析系统”、“动车模拟驾驶系统”、“动车虚拟检修系统”、“动车虚拟故障处理系统”、“高铁综合调度仿真系统”等。通过实验仪器和仿真软件的研制和改进,利用中心现有资源,将实验教学和科研活动紧密结合,不仅体现了学科特色,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。
三、管理队伍职责明确
中心设置教学培训部、科研服务部、企业协调部,中心运行管理采用主任负责制,配备副主任协助主任开展工作,各部门之间分工明确,责任清晰,确保运行高效。中心主任、副主任、部门负责人,通过学校选拔机制在中心师资队伍中选聘,采用教学(科研)与管理双责制。中心运行管理队伍人员所占全体教师比例小于15%。
四、教师队伍结构合理
1.职称结构
中心现有专兼职教师68人,其中,具有正高级职称21人,占30.88%;副高级职称31人,占45.59%;中级职称16人,占23.53%。中心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如图所示。
2.学历结构
中心教师68人中,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1人,占75%;具有硕士学位教师15人,占22.06%;具有学士学位教师2人,占2.94%,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。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如图所示。
3.年龄结构
中心教师68人中,年龄在36岁以下教师25人,占36.76%;36至45岁教师25人,占36.76%;46岁以上18人,占26.48%。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如图所示。
4.师资来源与类别
中心教师68人中,校内教师共计53人,占77.94%,聘用企业教师8人,占11.76%,聘用国外师资7人,占10.30%;其中,教学科研人员50人,占73.53%;技术研发人员11人,占16.18%;运行管理人员7人10.29%。

序号 | 姓名 | 年龄 | 学位 | 专业技术职务 | 承担教学/管理任务 |
1 | 徐洪泽 | 48 | 博士 | 教授/博导 | 中心主任/行车控制教学科研 |
2 | 胡福年 | 47 | 博士 | 教授 | 中心副主任/牵引供电教学科研 |
3 | 刘 莹 | 44 | 博士 | 教授 | 行车控制/教学科研 |
4 | 陈 洪 | 52 | 博士 | 教授 | 运输组织/中心管理 |
5 | 刘海宽 | 51 | 硕士 | 教授 | 牵引供电/教学科研 |
6 | 章 健 | 40 | 博士 | 教授 | 行车控制/教学科研 |
7 | 杨志勇 | 34 | 博士 | 教授 | 运输组织/教学科研 |
8 | 赵鹭明 | 38 | 博士 | 教授 | 运输组织/教学科研 |
9 | 沈德元 | 52 | 博士 | 教授 | 运输组织/教学科研 |
10 | 邢邦圣 | 49 | 博士 | 教授 | 运行车辆/教学科研 |
11 | 韩继光 | 51 | 博士 | 教授 | 运行车辆/教学科研 |
12 | 李顺才 | 45 | 博士 | 教授 | 运行车辆/教学科研 |
13 | 郭永环 | 47 | 硕士 | 教授 | 运行车辆/教学科研 |
14 | 周连佺 | 48 | 博士 | 教授 | 运行车辆/技术研发 |
15 | Сапожников В.В | 49 | 博士 | 教授 | 行车控制/教学科研 |
16 | Никитин А.Б | 46 | 博士 | 教授 | 行车控制/教学科研 |
17 | Хомоненко А.Д | 53 | 博士 | 教授 | 行车控制/教学科研 |
18 | Роенков Д Н | 53 | 博士 | 教授 | 运输组织/教学科研 |
19 | Лыков А.А | 39 | 博士 | 副教授 | 运输组织/教学科研 |
20 | Дроздова Г. Д | 43 | 博士 | 副教授 | 行车控制/教学科研 |
21 | Григорьев В. В | 44 | 博士 | 副教授 | 运输组织/教学科研 |
22 | 朱呈祥 | 44 | 博士 | 副教授 | 牵引供电/教学科研 |
23 | 高 莉 | 38 | 博士 | 副教授 | 行车控制/教学科研 |
24 | 余南南 | 33 | 博士 | 副教授 | 行车控制/教学科研 |
25 | 丁启胜 | 42 | 博士 | 高级实验师 | 行车控制/教学科研 |
26 | 段 纳 | 33 | 博士 | 副教授 | 牵引供电/教学科研 |
27 | 宋 博 | 34 | 博士 | 副教授 | 牵引供电/教学科研 |
28 | 李旭超 | 40 | 博士 | 副教授 | 运输组织/教学科研 |
29 | 甘良志 | 42 | 博士 | 高级实验师 | 运输组织/教学科研 |
30 | 姜海波 | 37 | 博士 | 副教授 | 运行车辆/教学科研 |
31 | 齐景山 | 32 | 博士 | 副教授 | 运输组织/教学科研 |
32 | 陈晓芳 | 32 | 博士 | 副教授 | 运输组织/教学科研 |
33 | 赵 波 | 32 | 博士 | 副教授 | 运输组织/教学科研 |
34 | 蔡廷栋 | 32 | 博士 | 副教授 | 运行车辆/教学科研 |
35 | 李印威 | 30 | 博士 | 副教授 | 运行车辆/教学科研 |
36 | 黄海涛 | 30 | 博士 | 副教授 | 运行车辆/教学科研 |
37 | 曹 娅 | 35 | 博士 | 副教授 | 行车控制/教学科研 |
38 | 刘 新 | 35 | 博士 | 副教授 | 行车控制/教学科研 |
39 | 李延龄 | 40 | 博士 | 副教授 | 牵引供电/教学科研 |
40 | 陆爱霞 | 32 | 博士 | 副教授 | 运行车辆/技术研发 |
41 | 黄 智 | 41 | 博士 | 副教授 | 运行车辆/中心管理 |
42 | 张兴奎 | 50 | 硕士 | 高级实验师 | 牵引供电/技术研发 |
43 | 包建华 | 41 | 硕士 | 高级实验师 | 牵引供电/中心管理 |
44 | 范希营 | 49 | 硕士 | 副教授、高工 | 运行车辆/中心管理 |
45 | 李可为 | 51 | 硕士 | 兼职教授 | 行车控制/技术研发 |
46 | 曲思源 | 42 | 硕士 | 兼职教授 | 运输组织/技术研发 |
47 | 吕永昌 | 58 | 硕士 | 兼职教授 | 运输组织/中心管理 |
48 | 龚佩毅 | 48 | 硕士 | 兼职研究员 | 行车控制/技术研发 |
49 | 朱 挺 | 37 | 硕士 | 兼职研究员 | 牵引供电/技术研发 |
50 | 李 杨 | 45 | 硕士 | 兼职研究员 | 牵引供电/技术研发 |
51 | 张炯韬 | 41 | 学士 | 兼职研究员 | 牵引供电/技术研发 |
52 | 洪小明 | 41 | 学士 | 兼职研究员 | 牵引供电/技术研发 |
53 | 邹德旋 | 32 | 博士 | 讲师 | 行车控制/教学科研 |
54 | 张建华 | 33 | 博士 | 讲师 | 牵引供电/教学科研 |
55 | 张兆军 | 33 | 博士 | 讲师 | 牵引供电/教学科研 |
56 | 马秀飞 | 37 | 硕士 | 讲师 | 行车控制/中心管理 |
57 | 齐红伟 | 40 | 硕士 | 讲师 | 行车控制/中心管理 |
58 | 潘 改 | 31 | 博士 | 讲师 | 运输组织/中心管理 |
59 | 邹宽胜 | 32 | 博士 | 讲师 | 牵引供电/教学科研 |
60 | 马兆兴 | 32 | 博士 | 讲师 | 牵引供电/教学科研 |
61 | 叶 果 | 33 | 博士 | 讲师 | 运行车辆/教学科研 |
62 | 马 然 | 31 | 博士 | 讲师 | 牵引供电/教学科研 |
63 | 陆向宁 | 33 | 博士 | 讲师 | 运行车辆/教学科研 |
64 | 胡宁宁 | 32 | 博士 | 讲师 | 运行车辆/教学科研 |
65 | 李全彬 | 37 | 博士 | 讲师 | 运行车辆/教学科研 |
66 | 黄 欢 | 32 | 博士 | 实验师 | 牵引供电/教学科研 |
67 | 金 鑫 | 34 | 硕士 | 实验师 | 运行车辆/技术研发 |
68 | 陈传虎 | 40 | 硕士 | 实验师 | 行车控制/中心管理 |